1916年,这张成婚照定格了张学良与于凤至人生中的重要时刻,相片里,15岁的张学良身着笔挺西装,油头粉面,但脸上仍带着未脱的稚气,身形轻轻歪斜,扶着椅子的手都透着几分不自在。
目光中满是懵懂与茫然,活脱脱像个被拉来摄影的孩子,让人很难将他与日后叱咤风云的少帅联系起来,那时的他,或许还未完全了解婚姻的含义,更多的是遵从父亲张作霖的组织,踏入了这一段人生新旅程。
而坐在一旁的于凤至,时年19岁,大家闺秀的气质与修养在她身上展露无遗,与身旁略显青涩的张学良构成鲜明对比,也难怪张学良婚后一向称号于凤至为“大姐”。
两人的缘分还要从多年前说起,1908年,张作霖受命前往松辽平原剿匪,驻扎在郑家屯,当地巨贾于文斗,也便是于凤至的父亲,对张作霖的到来表明火热欢迎。
将自己的“丰聚长”商号后院借给张作霖作为剿匪总部,于文斗为人豪爽,与张作霖一见如故,两人相谈甚欢,很快便结下了深重的友谊。
次年,张作霖在剿匪途中遭受窘境,援兵缺乏、粮草不济,堕入了绝地,关键时刻,于文斗挺身而出,亲身压服与张作霖仇视的后方援助统领吴俊升出动军队相助。
张作霖这才得以转败为胜,捡回了一条命,经此一役,张作霖关于文斗的救命之恩感激涕零,两人结拜为异姓兄弟,友情益发深重。
韶光荏苒,转眼间到了1911年,一次偶尔的时机,张作霖在于文斗家中见到了他的女儿于凤至,彼时,于凤至年方14岁,出落得婀娜多姿且知书达理。
张作霖不由眼前一亮,当下便萌生了与于家结为儿女亲家的主意,期望让自己的长子张学良迎娶于凤至。
起先,承受过新式教育的张学良对包办婚姻非常冲突,屡次推脱与于凤至碰头,而于凤至,虽然生长在传统家庭,却也受到了新年代思潮的影响,她有自己的主意和寻求。
关于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,本就心存不满,当她传闻张学良要来提亲时,心中更是五味杂陈,她不甘心就这样被命运组织,成为他人的附属品。
再加上她比张学良大三岁,在那个年代,女子年长男人是不太被看好的,这也让她对这段婚姻充满了忧虑。
所以,当张学良带着厚重的聘礼来到于家时,于凤至做出了一个惊人的行为——她向父亲提出了退婚的恳求,亲笔在聘礼上写下一首五言诗:“古来秦晋事,家世头一桩,礼重价连城,难动民女心”。
张学良看到这首诗后,心中大为轰动,他没想到,这位未曾谋面的未婚妻,竟如此有胆略、有才调,他开端从头审视这个被自己厌弃的女子,对她的抵抗也逐渐转化为猎奇。
为了进一步了解于凤至,张学良决议与她碰头攀谈,在攀谈中,于凤至的学问和才智更是让张学良刮目相看,两人相谈甚欢,似乎相识已久,这一刻,张学良总算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,也完全放下了心中的嫌隙,决议与于凤至成婚。
1915年,18岁的于凤至与15岁的张学良在奉天举行了隆重的婚礼,正式结为夫妻,也就有了最初的那张成婚照。
婚后的日子,起先还算安静,于凤至不遗余力地料理着家中的巨细业务,把大帅府打理得有条不紊,她的温顺仁慈、知书达理,赢得了张作霖和府中上下的共同喜爱。
张作霖对这个儿媳妇是满足的不能再满足了,而张学良,也逐渐被于凤至的魅力所招引,对她多了几分尊敬和依靠,他们一同度过了许多夸姣的韶光。
虽然于凤至对张学良的爱,朴实而深重,她将自己的终身都奉献给了张学良,为他料理家庭,为他出谋划策,为他忍耐冤枉,可张学良却并未给予她对等的爱。
张学良风流成性,身边从不缺莺莺燕燕,赵一荻的呈现,更是让于凤至的婚姻堕入了史无前例的危机。
1927年,张学良与赵一荻在天津蔡第宅的舞会上相识,两人一见钟情,很快便坠入爱河,敞开了一段火热的爱情。
彼时的赵一荻,绮年玉貌,生动幽默,浑身散发着芳华的气味,与正经慎重的于凤至天壤之别,张学良对她宠爱有加,乃至为她不吝与家里反抗。
面对老公的变节,于凤至的心里苦楚万分,无数个夜晚,她单独落泪,满心冤枉与不甘,可传统的观念和对张学良的爱,让她挑选了隐忍和满足。
所以,她静静咽下了全部的苦涩,大度地接收了赵一荻,乃至还与赵一荻约法三章,赞同赵一荻以秘书的身份留在张学良身边,对外声称赵四小姐是自己请来照料张学良的,为了让赵一荻有个安身之所。
在日子中,于凤至也常常照料赵一荻,像对待亲妹妹一般,两人相处得非常和谐,不知情的人,还认为她们是一对亲姐妹。
1936年12月12日,张学良与杨虎城发起西安事故,逼蒋抗日,这一豪举震惊中外,却也完全改变了他和于凤至的命运,事故和平解决后,张学良亲身护卫蒋介石回南京,一下飞机便被扣押,随后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,实则遭到了长时刻软禁。
得知音讯的于凤至心急如焚,彼时她正在英国陪同孩子读书,顾不上许多,她匆忙将孩子托付给友人,再接再励地赶回国内,决计与老公共患难。
尔后,于凤至当机立断地走进软禁区,陪同在张学良身边,开端了绵长的软禁日子,从浙江奉化到安徽黄山,从江西萍乡到湖南郴州、沅陵,他们曲折多地,每到一处,都被间谍紧密监督,失去了自在。
在软禁的日子里,张学良心情失落,常常堕入失望之中,于凤至看在眼里,疼在心里,她总是温顺地安慰老公,但是,长时刻的精神压力和恶劣的日子环境,让于凤至的身体日薄西山。
1940年,她被查出患有乳腺癌,并且现已到了晚期,这一条音讯让她和张学良都难以承受,张学良心急如焚,却又力不从心,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于凤至被病痛摧残,心中充满了苦楚和无法。
为了看病,于凤至不得不脱离张学良,出国前,于凤至找到赵一荻,将张学良托付给她,就这样,于凤至带着满心的挂念和不舍,踏上了赴美看病的旅程,她怎样也没想到,这一去,竟成了她与张学良的永诀。
于凤至在美国苦苦等待了多年,却一向没有比及张学良重获自在的那一天,而张学良在台湾,也与赵一荻相依为命,度过了绵长的软禁年月。
1964年,在蒋介石的强逼下,张学良毕竟与于凤至离婚,与赵一荻正式成婚,于凤至来心中充满了苦楚和失望,她为张学良付出了全部,却毕竟换来这样的结局。
也便是在于凤至赴美看病后,赵一荻义无反顾地放下年仅10岁的儿子张闾琳,只身回到张学良身边,陪他一同度过那绵长而又漆黑的软禁年月。
在这困难的韶光里,赵一荻成为了张学良仅有的精神支柱,她用自己的爱与陪同,温暖着张学良那颗孤寂的心。
他们先是被软禁在台湾新竹井上温泉,那里地处偏僻,环境恶劣,四周高山盘绕,交通极为不方便,间谍们在周围紧密监督,张学良和赵一荻的一举一动都被尽收眼底。
闲暇时,他们会一同读书、写字、画画,以此打发时刻,张学良喜爱打网球,赵一荻便陪着他在简易的网球场上挥拍击球,虽然场所粗陋,条件艰苦。
后来,他们又被搬运到了别的的当地,每到一处,面对的都是类似的窘境,软禁日子的单调和压抑,让张学良的心情经常失落。
在软禁期间,他们还拓荒了菜园,种上了各种蔬菜,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蔬菜茁壮成长,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,闲暇时,赵一荻还会喂鸡,这些鸡下的蛋,成为了他们山中日子必不可少的“营养品”。
跟着时刻的推移,张学良和赵一荻在软禁中逐渐习惯了互相的陪同,他们一同阅历了无数个日出日落。
于凤至在1990年逝世后,依照她的遗愿,石碑上刻下了“张于凤至”四个大字,她至死都觉得本身是张学良的妻子,她的这份厚意,令人动容。
而她在美国洛杉矶比弗利山玫瑰公墓购买的双墓,其间一座空穴,依旧在静静地等待着张学良,于凤至生前一向期盼着,有朝一日张学良能重获自在,来到她的身边,与她合葬在一同,完成“生不同裘死同穴”的希望。
但是,命运总是如此严酷,2001年10月14日,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病逝,享年101岁,他毕竟是挑选了与陪同他度过绵长软禁年月的赵一荻合葬,于凤至的遗愿毕竟仍是落空了,实在是令人唏嘘。
齐鲁壹点——于凤至苦等张学良50年:生前买豪宅临终留空墓 2020-04-08
人民网——于凤至老相片:她是张学良原配华尔街女强人 2016-12-13
今天女报——于凤至:因包办婚姻嫁给张学良,闻名的“东北易帜”她功不可没 2018-05-30